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

林壑猶美伴溪行--桶後越嶺步道

既是賞鳥勝地、也是單車族必遊路線。
這條山友心中的天堂級路線,四季皆美。
秋天遍野的芒花媲美草嶺古道,值得再三賞遊。

美景相伴的優質步道
愛山的人都知道,一條優質的步道,不在於路況的好壞長短,而是豐富的生態和多層次的景觀,若沿途有清溪相伴,蟲鳴鳥叫配上潺潺流水聲,再辛苦也會讓人心情愉悅,忘卻疲憊。桶後越嶺步道所有條件都具足了,何況它的路況好、路線也不長,真是條不可多得的完美步道。
這條隱身於新店烏來深山的步道,早期是泰雅族狩獵的山徑,在烏來泰雅族的生活領域中,共有三條古道與外交通往來,包括桃園巴稜到烏來福山的巴福越嶺古道、福山至宜蘭雙連碑的哈盆越嶺古道、以及烏來孝義至宜蘭礁溪的桶後越嶺古道。
日治時期,日本人為開採山林的資源,修建從新店屈尺到宜蘭礁溪的「屈尺叭哩砂橫斷工程」,即為桶後越嶺古道的前身,是通往宜蘭的交通路線,也是伐木運材的鐵道,據說修築該條道路時動員12百人,並受到當地原住民激烈的抗爭,耗費時日才得以完工。
古道西起於烏來鄉孝義村,其中孝義至桶後段為桶後林道,是柏油路面的產業道路。經過桶後村後,才是桶後越嶺道,向東溯桶後溪兩岸而上,經林務局烏來招待所及桶後吊橋後進入山徑,接著沿桶後溪而行,於小礁溪山和烘爐地山之間的鞍部(海拔1166公尺)穿越雪山山脈,到宜蘭縣小礁溪的匏崙村。古道原本長約30公里,目前整修為越嶺道步道的部分僅7公里。
賞鳥勝地 單車族祕境
桶後溪為台北重要的水源南勢溪的支流,因其位在烏來大桶山的後方,故稱「桶後」或「桶后」溪。民眾探訪步道一般皆由烏來進入,車子可以停駛於林務局烏來招待所附近的停車場,再依腳程和時間規劃步行長度。若礁溪端有安排接駁,即可省卻折返時間。唯此區屬山地經常管制區及水源保護區,須事先申請入山許可證及車輛通行證,才能通過「烏玉檢查哨」進入林道,這一段路程頗長,但蜿蜒山林之間,四周盡是天然原始林的蒼翠蓊鬱,溪谷兩岸則見巍山峻嶺,清溪水瀑,一點都不覺得無趣冗長。
此區也是賞鳥勝地,曾入選為「台灣十大最佳賞鳥地點」。夏季,可以觀賞低海拔溪流及森林性鳥類,如翠鳥、鉛色水鶇,五色鳥、台灣藍鵲等;冬季,因峽谷中隔絕了凜冽的季風,氣候相對溫暖,所以一些中海拔的鳥類,如灰喉山椒、白耳畫眉、及冠羽畫眉等,會降遷到此棲息。而數量稀少的林鵰、熊鷹、及朱鸝等,也常有機會在桶後溪相遇,豐富的鳥況讓賞鳥人士驚嘆不已。
平緩的林道也是單車族的最愛,假日總有不少人全副武裝,輕快的踩踏飛輪迎風賞景,累了就找處淺灘歇息戲水,三五好友徜徉山林,快活自在,無怪乎成為單車族心中必遊的路線。

漫遊步道 漸入佳境
林道約13公里處,見桶後吊橋就是步道的入口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清可見底的溪潭,碧綠無波的潭水不時看到泛著銀光的魚肚白。稍遠處有一小瀑布,溪岸山壁上著生美麗的蕨類和岩壁植物,倒映在水中成為美麗的景致,之前的美景一下子又升級好幾階,原來前面的林道只是通往桃花源的綠地毯,更美的風景要用雙腳徐行體會。
步道沿著桶後溪在叢山間蜿蜒穿梭,或急流、或短瀑、或平潭、或淺灘,如變化多端的千面女郎,呈現迴然不同的面貌及風情。無風無雨的時刻,深邃的水面如透綠的鏡子,照映出滿山綠意。不多時,山徑逐漸進入蓊鬱的森林,傍著淙淙水聲,清涼度百分百。陽光遮蔭的步道邊,常見大片茂盛的水鴨腳秋海棠,開花時,粉紅或桃紅色像蚌殼的花苞逐漸綻放,為步道帶來清新可人的視覺感受。
再往前行就會進入柳杉及闊葉樹混生林中,人工種植的柳杉筆直挺拔、高聳整齊,當初由林務局造林種植,如今已停止砍伐,形成一片多層次的林相,當陽光透過林間篩落一束束的光芒映照林間,樹下的灌叢頓時成為臨時舞台,吸引著遊客的目光。

河岸的大樹則是另一番景致,樹幹上著生各式植物,最大的房客通常是山蘇、崖薑蕨、書帶蕨等造型奇特優美的大型蕨類,仔細一瞧,還有伏石蕨、兔腳蕨,秀氣的蘭花和毛絨絨的苔蘚植物,不僅如此,螞蟻、昆蟲、蜥蜴、鳥類也忙碌的穿梭其間,每一棵大樹都是生機盎然的森林公寓。
開闊地通常盛開著澤蘭、冇骨消、咸豐草這類蜜源植物,陽光下,花朵散發芬芳吸引昆蟲的到訪,最常見的如紅邊黃小灰蝶、端紅粉蝶、大綠弄蝶,還有大白斑蝶、青斑蝶、鳳蝶等翩然飛舞其間,當然還有忙著採蜜的蜜蜂,和吸著花蜜渾然忘我的金龜子、椿象,以及躲在花下等著伺機而動的螳螂和蜘蛛,這些美麗可愛的生物,總是讓愛好攝影的人擔擱不少時間停駐取景。
翻山越嶺穿古今
  步道行至6公里處逐漸走出茂密的森林,向上爬坡橫越鞍部,路徑變得狹小險峻,景觀也在峰迴路轉間變化為深谷與矮樹叢,由於已接近蘭陽平原,迎風面風勢強勁,夾道的植物以耐風寒的芒草為優勢,秋冬之季,翻飛的芒花遍野盛開,有一種蒼茫蕭瑟的意境,和之前的豐盛的森林景觀大異其趣。
  上了鞍部進入宜蘭縣,遙望東方,阡陌交錯的平原連接著浩瀚的太平洋,視野展望開闊,一路行來彷如穿越桃花源,然後進入先民翻山越嶺的古早時空,當看見代表文明的屋舍和道路時,又回復到現實的境地,你可以選擇下山回到人間,或是折返,再來趟穿越時空的旅程。

步道基本資料
  • 步道位置:台北縣烏來鄉、宜蘭縣礁溪鎮
  • 步道長度:林道約13公里,步道7公里
  • 健行難度:爬升高度200公尺,平緩易行
·     首選景觀:桶後溪、森林景觀、秋季賞芒
  • 交通指南:
1.台北進入:烏來孝義村→桶后林道(約13公里)→烏玉檢查所(辦理入山證)→桶後越嶺道
2.宜蘭進入:台九線→宜8鄉道(育英路)→宜5-3鄉道→宜礁農7產業道路→小礁溪土雞城→產業道路→登山口

  • 注意事項:桶後有交通管制,管制措施時有更新,詳情洽詢於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。電話:03-52241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