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耕生活的實踐
許多人心中都有個夢想;希望有一天能夠到鄉下過田園生活,養花蒔草,種菜耕田,或者開一間小店,可以會客交友,又能自給自足。但是這樣的念頭通常在家庭、經濟的考量下,很快就封存在未來退休生活的計畫中,等待有朝一日的實現。
對我而言,存夠錢的退休遙不可及,向來不走大眾生涯路線的我,覺得只要因緣俱足,轉換生活空間與方式並非難事,於是,四年前一次的南澳自然田插秧體驗,腰酸背痛之時,隨地就躺在田埂睡覺,仰望清朗的天空,呼吸田間微香的空氣,當下就決定該是離開都會,實踐塩見直紀所倡導的半農半X生活。移居三年多以來,經常被問及為何放棄原有的工作?為何選擇來南澳生活?農耕生活可以維生嗎?
其實,並非放棄原有生活,而是追尋一種更順乎天性的生活型態,把自己安置在寬闊的自然環境中,用心感受大地的生息變化,過著踏實而質樸的生活,至於選擇南澳,也是順乎因緣,認識一群理念相近的朋友,移居的心情篤定又充滿期待。
友善生活從友善土地開始

自然農法是順應生物的習性,儘量降低人為干預的農法,了解到只要照顧好土地,作物自然健康,我們也能獲得安全的糧食,若是使用農藥化肥,土壤便會失去生機,只好用更多的肥料澆灌作物,惡性循環下,生態失去平衡,民眾的食安問題也亮起紅燈。
看著親手栽種的植物發芽成長,最後採收烹煮,餐桌上的菜餚不僅是辛勤耕耘的成果,也由於看到從種子到食物的生長歷程,更能敏銳的感受食物原味的豐富,這種滿足絕非金錢交易所換來的物質或娛樂可以比擬的。
綠色食堂的摸索與經營
經過了一年餘的農耕學習,熟悉當地的生活環境,進一步思索半農之外的半X是甚麼?甚麼工作是可以和自己的理想興趣相符,並能在地的永續經營下去?

考量務農工作已占去大半生活,食堂僅開放假日營業,平時則忙碌於田間農事,期待自耕自食外也能供應食堂所用,分享給更多朋友好的食材。不過,一己之力畢竟有限,食材的種類取得必須多樣化,也應該支持在地小農的作物,因此,對於當地作物的探索就更加用心。
南澳臨海近山,因位處蘇花公路的中繼站,環境開發較受限,擁有無工業污染的純淨農田,加以近海的定置漁網提供新鮮的魚貨,社區農民自產自銷的蔬果,豐富的食材足以供應食堂大部分所用。
勇敢作夢
務實實踐

半農半X的生活是多元的,具開創性的,可以連結自然、連結社會、探索自己的內在,建構以自己為主角的人生舞台,實踐之路絕對是艱辛不易的,但是務實的去做,便會是一片繁花似錦的美樂地。
半農半X
日本人塩見直紀所提出的理念--以能夠持續的務農生活為基礎,發揮與生俱來的才能,完成社會的使命,持續為社會解決問題,創造新文化的生活。X是不特定工作的代詞,指的個人的專長、興趣、天賦,以生命多樣性和使命多樣性社會為目標,各司其職而能安居樂業。獲得日本各地的認同和響應,也擴展到台灣對此議題的探討,鼓勵不少人勇於築夢踏實,半農半X運動悄悄在台灣遍地開花,形成一股多元的農村新力量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