紐西蘭東格里羅國家公園
東加里羅越嶺步道(Tongariro Crossing Track)
紐西蘭北島的東加里羅國家公園(Tongariro National Park)是紐西蘭第一個國家公園,早在1887年還是英國統治的時候即由當時的原住民領袖贈送給英國政府,成為全球第四個成立的國家公園,1990年被列為世界遺產,兼具人文與自然類型的複合遺產。境內的步道中尤以東加里羅越嶺步道(Tongariro Crossing
Track)最為知名,被譽為紐西蘭最佳一天健行步道。
酋長的獻禮
如同許多外來者侵略原住民生活領域的歷史一樣,世居紐西蘭的毛利人也曾經在英國統治時期面臨土地與文化的衝擊,當時土地多屬原住民部落共同所有,英國人為了方便搜購原住民土地,通過了土地私有化的「土地法案」,為英國人向毛利搜購土地開方便之門。當時的大酋長蒂輝輝圖基諾四世(Te Heuheu Tukino)知道傳統領域在未來將遭到瓜分,一塊一塊成為英國人的私有地,於是他作了一項歷史性的決定,毅然決然的將他們的三座聖山--東格里羅山(Mt. Tongariro,1,968m)、諾魯赫伊山(Mt. Ngauruhoe,2,290m)、魯瓦皮胡山(Mt. Ruapehu,2,797m)和周圍的土地獻給英國女皇當做禮物,他確信唯有如此,才能使這片土地不被侵犯,保有原本的面貌。由於他的遠見,不僅完整保留了這塊土地獨特的地理景觀,毛利人的文化也因而能繼續傳承,如今更成為紐西蘭乃至全人類重要的遺產。
最佳步道盛名遠播
國家公園內的三座火山,仍有兩座屬活火山,最近一次在1995年,魯瓦皮胡火山爆發,火山岩漿甚至溢流到鄰近的滑雪場。不過,全區仍屬穩定與安全,境內的幾條步道可觀賞到火山熔岩、荒漠草原與碧藍湖泊的美景。
東格里羅越嶺道全程19.4公里,橫越壯麗的火山區,可遠眺碧藍的湖泊、白煙裊裊的地熱區,從荒涼的原野最後進入茂密的樹林,自然景觀豐富多變,是紐西蘭最受歡迎的步道之一,除了雪季之外,一般都可以以一日行程自行進出。
在紐西蘭步道旅行時,為了徐行攝影,多數選擇夏、秋天候穩定的季節,唯獨規畫這條步道時,知道冬季越嶺可以輕裝行走在雪地上,對於長居在亞熱帶台灣的我,自然是充滿吸引力的,於是報名參加有嚮導的一日行程,前一日先住宿在青年旅館,隔天隨團搭乘小巴到登山口,車子行駛在遼闊的草原上,遠遠就看到形似日本富士山的諾魯赫伊山聳立在遼闊的荒原中,白雪覆頂,雲層籠罩山頭,氣勢雄偉,想像即將要親臨山稜,心情不免期待又緊張,深怕在一群看起來高大矯健、裝備齊全的洋人隊員中,嬌小又走得慢的我會拖累大家的腳程。
既來之,則安之。我問響導若真的跟不上,或者走不動想要回程該怎麼辦?響導體貼的說,我會一直跟在你旁邊,不用擔心。
從Mangatepopo停車場到登山口還要走一小段路,休憩涼亭的解說牌上標示步道的路線、沿途的設施、山屋的收費,以及上山的安全須知,啟程不遠處也還有告示牌提醒遊客要考慮清楚再上山,詳盡的資訊顯示著紐西蘭政府在步道旅遊服務的用心。
魔戒的末日火山
東格里羅越嶺道跨越東格里羅山及那加魯霍山的鞍部,起程在海拔1,120公尺高,最高點在1,886公尺的紅火山口,全程約費時8小時,前一小時穿越廣袤平緩的草原地帶,因為是冬季,草地附上一層薄雪,沿途所見都是火山熔岩地形,紅褐色與灰黑色的地被景觀,確如電影《魔戒三部曲》中的通往末日火山的魔幻場景。
步道坡度漸漸陡峭,火山熔岩的石階並不好走,不過國家公園管理處並沒有因為它是熱門路線而大肆修築人工步道,僅依著地形作簡單的整理一條路徑在加上簡單的木棧道,每隔一段路插上全國通用的橘色三角形指示牌,引導遊客路徑的方向,這也是我最欣賞的地方;沒有過多的人為設施,維修簡易又可因地制宜的設立。
隨著海拔高度的上升,眼前的景觀也由灰黑轉變為雪白,路也越來越難走。從蘇打瀑布(Soda Springs )到南火山口這一段路號稱是「魔鬼階梯」,近75度的斜坡,崎嶇難行,響導要我們換上釘鞋,把登山杖取出,接下的雪地行走少不了這兩樣輔助工具,我果然遠遠落後在眾人之後,響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轉彎處等我,想要放棄的念頭也因為他的鼓勵而打消。
果然,辛苦的代價是無價美景的餽賞,眼前的風景如夢似幻,純白的大地與碧藍的天空,毫無遮掩的視界,響導說我們很幸運,難得這樣的好天氣。走到已經結冰的艾門瑞德湖(Emerald Lake)時,他更是玩性大發,要大家直接坐在雪地上往下滑,並教我們用登山杖控制方向和速度,可惜我因為笨拙不會使用,最後索性要我從後方抱著他,直接滑下山坡,在還不及做好心理準備時,已經隨著他飆速滑落,在驚叫中安全達陣。
經過5個小時的旅程,終於來到最高點,眼前是令人驚嘆的紅火山口,白雪中隱約顯露出綺麗的磚紅色,全景的視野,諾魯赫伊山和東格里羅山屹立在南北兩方,再往前走俯瞰尚到未全然結冰的藍湖(Blue Lake),此次無緣見到山中的藍寶石,但窺見寶石的一角也心滿意足了。再遠眺則是羅托艾拉湖(Lake Rotoaira)和陶波湖(Lake Taupo),陶波湖是紐西蘭第一大湖泊,面積比新加坡還大,它其實也是一個火山口,約26,500年前的一次火山爆發後所形成的,想像當時爆發的情況,應該是天搖地動,當下即是末日吧!
萬能響導使命必達
往下的路程,放眼又是荒涼的草原景觀,步道蜿蜒在低矮的草坡中,山坡上散布著冒著熱氣白煙的坑口,和陽明山的火山地形有些相似。一行人在山腰上的山屋稍歇,隊友已經等候多時,我稍作休息就趕路下山,這才發現,登山鞋竟然開口笑了,正在煩惱該怎麼辦時,經驗豐富的嚮導立刻拿出一捆膠帶,暫時讓我的鞋口閉嘴,並且隨伺在後,以免錯過準時在出口接駁的巴士,最後一段灌木森林也在鐵腿又趕行程的過程中疾行而過,沒能留下一張照片留念。
準時抵達Ketetahi停車場,笑咪咪的嚮導始終沒有因為我這位拖油瓶而不悅,雖說這是專業應有的表現,但是紐西蘭的旅遊服務品質真是讓人由衷佩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